为什么番茄没有以前好吃了?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,发现番茄变了

📝 ✏️ 📌
为什么番茄没有以前好吃了?科学家历时4年研究,发现番茄变了

·“硬果型”取代了“软果型”

大家还记不记得,以前吃的番茄是熟软的,而且不经放,没几天就坏了;现在的番茄吃起来口感偏硬,而且放上十天半个月都没问题。

软果型番茄,口感佳,但是经不起磕碰和保存,考虑到运输和贮存,人们在种植时会更偏向易于保存的硬果型番茄,牺牲了口感。

为什么番茄越来越难吃了?

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,番茄真的变难吃了,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科学家给我们讲出了实情,一方面,关键在于育种的改变。

最开始,番茄被作为观赏植物种植,后来才成为人们口中的食物。自此,人类就开始了对番茄的育种。

原产于南美洲的番茄,最初传播到其他大陆时,滋味、口感就跟野生番茄差不多,味道比较酸。为了让番茄更好吃,老百姓收集起好吃番茄的种子,一次一次地播种。

这样选育出来的番茄,拥有馋人的气味、酸甜的味道、熟软的口感。而让番茄变难吃的原因之一,也是育种。

为了让番茄更大、更鲜艳、更容易保存,人们舍弃了口感,这才让番茄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好吃。

另一方面,番茄变难吃还有土壤肥力的原因。

多项科学研究表明,现在的许多农作物,都没有70年前那么富含营养了,这会使我们的身体缺少抵御慢性疾病所需的成分。

例如2020年发表在《科学报告》的一项研究指出,从1955年到2016年,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23%,铁、锌等元素的含量也显著降低。

此外,营养物质较少的食物,还可能缺乏一个重要属性:味道,因为很多有益健康的化合物会赋予食物特别的风味。

导致果蔬营养下降、味道不佳的原因之一,是土壤肥力的下降,其背后又牵扯出耕作方式的转变。

为了追求高产,一些种植者采用不当的施肥和收获方法,破坏了植物和土壤真菌的相互作用,影响了土壤对养分的吸收。

植物营养物质下降,也会影响“无肉不欢”的人。

牛、猪、羊等牲畜如果吃的是营养价值较低的草和谷物,那它们自身的营养价值也会变低,人类食用它们的肉,摄取的营养就少了。

我们还能吃到营养又好吃的蔬果吗?

我们需要正视番茄等果蔬营养下降、味道变差的事实,但不必因此“避雷”所有果蔬,因为进食果蔬依旧是对人体有益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市面上并非全部都是难吃的番茄,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挑选的方法;或者购买那些特地培育出来的美味品种。

前文提到的耕作方式,也是一个突破口。目前有许多农场采取有机种植,近年来欧美还流行起了“再生农业”。

再生农业采取轮作、种养结合的方式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,通过少耕和种植覆盖作物来提升土壤肥力。

用有机种植、再生农业等方式种植出来的蔬果,在营养价值、口感风味上都略胜一筹,当然也会稍微贵一些。

更重要的是,科学家们在积极改良育种,优化番茄等果蔬的风味,让市面上好吃的果蔬越来越多。如果顺利推广,相信价格会更加实惠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文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🔗 相关推荐

✨ 💡 🎯
win11鼠标灵敏度怎么调,win11鼠标灵敏度怎么调节
365账号投注被限制

win11鼠标灵敏度怎么调,win11鼠标灵敏度怎么调节

📅 07-02 👀 8159
苹果哪个是截屏
365账号投注被限制

苹果哪个是截屏

📅 10-01 👀 7623
盘点三大“掼蛋”神车:继冰箱彩电大沙发后,下一个是旋转座椅?